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藏式建筑的意义)

易运助手 68 0

藏式传统建筑的设计思想

历史上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和藏传佛教及其学说和思想,对营造建筑形式和组织建筑空间等建筑实践活动,在主观和客观上都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并形成了藏式传统建筑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这些设计思想和理念,对藏式传统建筑的建造和发展,对西藏城乡建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一、天梯说
  西藏历史传说中的聂赤赞普是西藏第一个藏王,他和他之后的六个藏王,史称天赤七王。传说天赤七王都是天界的神仙,等到他们死亡时也会登上天界。《王统世系明鉴》讲,“天神之身不存遗骸,像彩虹一样消逝”。彩虹就是登天光绳,山体就是天梯。天赤七王之后的止贡赞普藏王,在一次决斗中,由于疏忽而斩断了他与天界联系的登天光绳,从此藏王留在人间,人们在青瓦达孜为他修建了西藏的第一个坟墓。在天梯说影响下,不排除当时防御的考虑,那个时代西藏的很多房屋都建在山上。据《西藏文明》讲,当时“在所有的山岭和所有的陡峭的山崖上都建有大型宫殿”。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一些地方的山腰上看到画上去的天梯图腾和山顶上宫殿的废墟。
  二、女魔说
  吐蕃王朝时期,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并迎娶唐朝公主后,开始在拉萨河谷平原大兴土木。文成公主曾为修建大昭寺和造就千年福祉而进行卜算。她揭示蕃地雪国的地形是一个仰卧的罗刹魔女,提出消除魔患、镇压地煞、具足功德、修建魇胜的营造思想。主张在罗刹女魔的左右臂、胯、肘、膝、手掌、脚掌修建12座寺庙,以镇魔力。文成公主曾约定,如来不及修建这12座寺庙,也要先在这些地方打入地钉,以保平安。在罗刹魔女心脏的涡汤湖,用白山羊驮土填湖,修建大照寺以镇之。此后,吐蕃这片地方呈现一切功德和吉祥之相。女魔说对吐蕃王朝在拉萨河谷地区的开发建设曾发挥过重要影响。
  三、中心说
  古代佛教宇宙观认为,世界的中心在须弥山,以须弥山为中心,取5万由旬为半径画圆,再取2.5万由旬画圆,形成了宇宙的四大洲和八小洲。佛教认为世界有三界,人类和畜类生活的中界,以须弥山为轴心,伸展到神灵生活的天界和黑暗的地界。在中心说的影响下,桑耶寺的建设就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其主殿代表须弥山,由围墙所构成的圆内有代表四大洲、八小洲及日、月等殿堂建筑。在中心说的影响下,民居、寺院、宫殿等建筑都被认为是世界的缩影。早期的帐篷和后来居室中的木柱都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沿着这个中心可以上升,也可以下沉。这也是信教群众向居室中的木柱敬献哈达的原因。
  四、金刚说
  西藏宗教的主要流派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是在金刚乘基础上发展的,属于大乘佛教。藏传佛教曾渗透到西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包括无数形态和极端复杂哲学思想的宗教领域,要说清楚它的内容和思想是非常困难的。金刚乘作为藏传佛教的基础,其“顶礼膜拜”和“朝圣转经”等思想和仪轨,对旧西藏社会形态、城市形态和建筑形式都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寺院的殿堂建筑内有很多“回”型的平面布局,这些都是求佛转经的通道。桑耶寺主殿的三层空间都有回型布置,这种建筑平面布置反映了宗教思想和仪轨的需要,延伸到寺院之外就形成了不同的转经道路。比如转山、转湖、转寺、转塔等等,拉萨的八角街就是著名的转经路。事实上对大昭寺的朝圣形成了囊廓、八角和林廓三条转经道路,这对早期的建筑形式和城市布局有很大的影响。
  五、来世说
  藏传佛教思想,宣传四谛五明、六道轮回,只求来世,使人们不追求个人和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丰富,甚至认为受到的苦难越多,修行才会越深,也才会有比较好的来世。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是思想性的而非经济性的。物质增长和生活富足对佛教信徒没有价值,而所谓的人格净化和升华才是人一生的追求。房子盖起来能遮风蔽雨即可,这一思想在当时的农牧奴住房建筑上表现得非常充分,这也是藏式传统建筑具有古朴粗犷的建筑风格的因素之一。
  这些设计理念和思想反映出高原先人对世界和建筑实践的某种良好愿望。其一是规划设计后营造建筑的程序理念,得到了切实的建筑实践。大昭寺在拉萨河谷的涡汤措建设起来了,女魔地形中的十二个寺院也建起来了。其二是趋利弊害。松赞干布开发拉萨河谷并按照文成公主提出的建造思想,曾整治拉萨河北滩支流使其改道,而后填平了涡汤措,这可称为西藏地区古代城市建筑趋利弊害的典范。其三是文化融合。在拉萨的大昭寺和山南地区的桑耶寺等传统建筑中都可以看到吐蕃、汉地和泥婆罗(今泥泊尔)等不同文化融合的痕迹。其四是崇尚自然。藏式传统建筑的选址、建筑用材等都比较好地适应了雪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些都是西藏传统建筑设计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标签: #藏式建筑 #来世说 #藏式建筑的 #思想 #建筑